鏡臺山基督教堂建在高山平臺上,顯得格外莊嚴,肅穆,周邊被綠蔭覆蓋,占地面積之大,綠化率之高,環境之優美,在全國教堂建筑史上恐怕也是首屈一指。
在照明設計上,我們秉承著莊嚴肅穆設計風格的基礎上,利用建筑的結構加裝頭LED投光燈和洗墻燈,適當的燈具應用和利用光影的有效結合,最終到達了非要好的亮化效果。
該教堂占地面積約四十畝地(折合26667平米),建筑面積3000多平米,教堂建在山丘的頂部,地上建筑包括塔樓共有五層,地下一層,階梯式的主堂分為上下樓,可同時容納1500-1800信徒作禮拜。
據悉該堂是由青島天一集團投資建設的,歷經3年的建設期后,于2007年12月25日圣誕節那天正式開堂接納信徒禮拜活動。投資人的母親是一位虔誠的基督徒,她出國考察后決志要在當地為神建造一座殿堂,此舉受到當地政府部門的大力支持。
該堂的建筑風格從外觀來看是采用歐洲中世紀哥特式的建筑理念,建筑群中央紅色塔樓上的十字架高聳入云,它向世人昭示基督將再次降臨人間,用他的大愛來拯救這個世界。中央大門兩側的墻面上被青色厚重的花崗巖覆蓋,而整體墻面的主色調為蛋黃色。紅色的塔樓,青色的花崗巖及黃色的墻面渾然融為一體,裙樓平臺東西兩側四個房角上又各增加了一個尖塔,與中央塔樓遙相呼應。高聳、尖峭、對稱是它的三大建筑特點。室內穹頂、講臺布局、門窗玻璃、燈具飾品、地面鋪裝等方面的建筑風格又體現出了中國特色。
走進主堂內,首先映入眼簾是鑲嵌在講臺背面墻上的大型十字架,十字架代表了救恩的福音,十字架代表了上帝拯救世人的喜訊,十字架代表了基督的大愛,十字架是基督教堂的唯一符號。除了主堂外,還有辦公室、小會議室、幕道靈修班、同工宿舍、食堂等。
教堂大門外的廣場、甬道、綠化及配套工程的建設,也顯得與教堂建筑十分協調,借就北高南低的地形,用花崗巖鋪設的階梯分東西兩側舒緩而上,直達山頂的教堂,階梯中央寬闊的綠化帶又特別賞心悅目。